作者 李印华
用什么样的文字,才能表达大学图书馆的文化精神,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曾提出“求知于书,索象于图”的语句,虽说内容尚可,但表述不够简明。后又提出“读书图新”,与古训“温故而知新”相呼应,文字凝练、形式简洁,但意蕴不够独特,内涵不够丰厚。于是,便将“新”字变为“心”字。这样,就有了“这一理念。
“读书图心”这一理念,至少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读书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读书?这就是“图心”,即为了“心”。古人云:“书者,心画也。”(汉·扬雄)“书”本为人心(心思、心性)之描述、图鉴。这里的“图”,不仅有意图、力图的意思,还有描绘、图说之含义。“读书”,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对话、思想交流。从根本上说,人们读书就是为了心灵的完善、心境的提升、心智的完美。正如《最美最哲理:穿越时空的经典美文》中写到的:“在优雅抒情的美文间,在酣畅淋漓的哲文中,读者不仅能获得文字美的感观享受,更能得到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意志的培养、灵魂的涤荡、智慧的提升。”关于心境,明代吕坤在其《呻吟语》中有一精彩的论述,他说:“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我觉得这应是每一个读者所追求的美好梦想。其次是读书的状态,即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的问题。这与读书的目的密切相关,即以什么样的心态与什么样的人进行对话与交流。其理想的状态,当然是用心读书、用心品书。这样,才能达到“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读书好”的境界。
用心读书、用心品书,才是一个“好读书”的人
宋代的苏东坡、黄山谷都是典型的“好读书”人,苏轼曾“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黄庭坚则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是其生活的重要方式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一学者曾说:可无衣、可无食,不可以无书。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读书人的典范,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今人张晓风有这样的读书感悟:“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暗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读书人常常嗜书如命,他们写书、抄书、借书、藏书、读书,如痴如醉,谱写了中国阅读史中最具 特色和感人的篇章。
“好读书”者所读之书肯定不限于其课程和专业,而更加爱读课外和专业之外的书,也就是所谓的闲书。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提倡青年人多读“无用之书”。读“有用的书”即教科书和专业书,可以获得职业技能,而读“无用的书”(即所谓“闲书”),也并非真的无用,而那正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是快乐的。读书的快乐,一是求知欲的满足,二是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是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读书是非功利的,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追逐名利,时时以务求甚解和真理在握姿态自居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精神愉悦的。
以读书为精神家园,需要一种甘于寂寞的境域,没有纷繁人事的搅扰,便能沉醉书中,读书才能如醉如痴,才能获得澄明的享受。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文化身份。你首先是读者,然后才能是一个文化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是以书的形式而存在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换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中去,做一个文化人。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好读书的人。
用心读书、用心品书,才能做到“读好书”
其实,“好读书”与“读好书”是一回事。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没有品位的人是谈不上好读书的。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作家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低俗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
从可读性的角度看,世上的书可分为三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外表像书,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它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学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三是必读的书,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永恒内涵,具有永恒的价值。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好书”就是指这些经典。经典,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历史上经久而不衰。经典,不受学科的限制,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读书人心目中,经典具有巨大的力量,经典或阅读经典具有重要的意义。唐代魏征在《隋书经籍志序》中,对此作了极为精彩的概括,他认为:经籍是圣贤智慧的结晶,可以用来领悟宇宙的奥妙,探究天地、阴阳的消息,端正世间的纲纪,弘扬人类的道德。经籍显则可救济世人,经籍藏则可独善其身。读经籍可令人进步,否则就会落后。成大业者能推崇经籍,则将有令人敬重的光明德性;普通人能以经籍为念,则将为世人所重。
一个真正有品位的读者,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好坏,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决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
用心读书、用心品书,才能把“书读好”
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首要的就是“心到”。明清时期著名的蒙学读本《增广贤文》中就有这样的名言:“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读书要用心,已经成为中国学人读书的传统秘诀。我国古代还流传着一个著名的“七焚七录”的读书故事,讲的是明朝末年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他先抄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书籍正是用无数心血浇筑成的一个大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无数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感悟、去品味。鲁迅的博大精深、睿智思辩,林语堂的轻松幽默、开合自如,朱自清的清新自然、质朴隽永,都是闪烁着独特光彩的美丽风景。即使把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全部用到这里,也仅是粗线条的勾勒。要到书中去发现美,只有用心去读,才能有所收获。李宗吾曾提出“读书三境界”,即“以书为敌、为友、为徒。”其实质也不外乎用心读书之意,但它同时给我们的启示则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用心读书”并非只去死扣书中字句,重要的是读懂书的实质。书的实质也是“心”,它是哲人、伟人与智者的心。用“心”去读、去悟、去品,我们会在一次次精神洗礼后,一步步迈向精神圣殿,走进心灵家园。用心读书,用心品书,在远离了尘世的喧哗、步入宁静的时候,你又会看到一片崭新天空,一个精彩世界,寂静的心灵又会听到许多声音:有苍老,有年轻,有焦灼,有平静,有欢呼,有苦痛……用心读书,用心品书,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用“心”去解读、品味社会、世界、人生中的种种天地。读懂一部部无字之书,才能进入人生的更高境界。
用心读书、用心品书,才会有“读书好”的效果
关于书籍与读书的好处,古今中外的名言可谓比比皆是。诸如“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如此等等,这些至理名言把书籍的重要性与读书的必要性描绘得全面而深刻。然而,每个读书人要真正到达这样的效果,都要用心品读,用心学习。
总之,“读书图心”说的是:读书是为了“心”,读书时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