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杰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体著作,其中的许多言论缺少语言环境,理解起来往往产生分歧。一般认为首篇首章“学而”,谈的是三个问题。即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谈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谈的是交友的问题;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谈的是道德境界的问题。但是在《论语》20篇522章里,不论哪一篇哪一章,都在集中谈论一个主题,为什么偏偏《论语》的首篇首章,主题显得散乱而不集中?弟子精心编选而成的《论语》,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从我们的理解上找问题。理解与误解历来难分难解,作者想表达的和读者能理解的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几遍或许能够接近编著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一次读《论语》是1975年我上高中时,学校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发的批判材料中有一本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编写的《论语批注》,我就拿来翻看,因为“敬惜字纸”,所以一直保留到今天。《论语批注》主要是采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本。其中“学而”篇第一章的直译是这样的:孔子说:“学了诗书礼乐,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当时作为十几岁的中学生,觉得学了知识,按时复习,应该是对的。对后面两句不甚了了。哪里知道怎样批判,有点昏昏然、茫茫然、不知所以然。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老教授讲《论语》的“学而”篇时,抑扬顿挫,引经据典,眉飞色舞,兴致盎然。我当时就想那孔子肯定不简单不一般,不然就不会让两千多年后的老师如此迷恋。学了知识,然后找合适的时机去实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学而时习之”的“时”是指时机。后文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国家要节约开支而又爱护部下,管理使用老百姓不误耕种时机。“学而时习之”的“习”,是指练习实习实践。《礼记·月令》中有“鹰乃学习”,这不是说鹰也会读书学习,而是指小鹰学练飞翔。习的繁体字是“習”,意思是小鸟飞舞着羽翅在白天的日光下练习飞翔。以此推理,我们师范类的大学生,学了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与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机会到实习学校试讲,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实际上“学而时习之” 是教师职业的明显特征。“教”的规律来源于“学”的规律,好的教师肯定是终身学习的学者。教师把自己所学知识通过备课变成教案,是对知识的温习复习;把教案再化作课堂语言,是对知识口语表达的练习实习。而且是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安排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当然,言传还要身教。教师也要把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方能趋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书育人境界。第二次读《论语》加深了一些理解,尤其是第二句,有了切身体验。学校离家乡上千里,又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所以在他乡遇见亲朋好友,真的是很高兴啊。但对第三句还是似懂非懂,虽然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因为自己的头脑里,还没有君子的概念。
第三次读《论语》,我已过知天命之年,眼睛也越来越喜欢看大字的书。朋友送我一大字本的《国学经典》,我抓住这次机缘,对其中的《论语》尤其是首篇首章“学而”刨根究底。看是否能够解释得更接近编著者的本意。如下是我这次读过《论语》之后对“学而”章的释义。孔子说:“学到了做人与做事的知识和本领,能够找到时机去在实践中应用,那种成就感不是令人感到喜悦的吗?退一步说,如果学的知识与本领没有时机在实践中应用,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理解我的追求,赞同我的学说,与我一同出谋划策,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再退一步说,我的知识与本领不但没有在实践中应用,甚至没有朋友理解赞同,我也能够依然固我,不恃才傲物怨天尤人,不也是有修养有境界有胸怀的君子吗?”这样理解若能成立,那么这三句话显然谈的不是三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一个为全书其他篇章奠定基调的大问题。首篇首章君子理想,即一个人面对以上三种境遇能够做到如此这般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这就与《论语》中其他的篇章形成一体了,也与其首篇首章的位置匹配了。
《论语·子罕》中记载,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去推行他的学说主张,没有人接受应用。弟子子贡以得到美玉如何处理问孔子,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卖掉它,卖掉它,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出现呢”。言为心声,孔子的“学”,多么渴望“而时习之”啊。如果说对第一句有共鸣的多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那么对第二句的理解则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海阔天空的倾诉交流,既是思想的大餐、也是情感的盛宴。理解而且能够践行第三句的人,可能就是人群的少数了。后文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多处给予了呼应与反证。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固穷,心静气平。幸福快乐从来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从自己的心灵深处涌流出来的。马尔克斯说:“安然度过生命的秘密,就是和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人被前呼后拥时,贵在冷静;在孤独自处时,贵在安静。思想家巴斯卡说:“一切罪过只源于一个事实:人们没有能力安静地坐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鳏寡孤独,谁也不愿,可谁也难免。关键是能够坦然面对,不因为自己的不幸与不如别人,而内心生出无限嫉恨。有句网络语叫羡慕嫉妒恨,为什么不是羡慕嫉妒爱?因为在竞争攀比的社会里,恨比爱更容易发芽生长。“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和谐社会需要“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来支撑。如果历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多是些能够安静地坐着的“君子”,那么人类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恐怖杀戮和暴力战争,而会有更多的中庸和平与稳定繁荣。
《论语》首篇首章“学而”,是理解《论语》的一把钥匙,是理解人生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在两千多年前的所谓人类轴心时代,犹太文明、印度文明以宗教寻求突破,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以哲学实现突破。孔子不崇拜上帝神灵,也不沉湎玄想哲学,而是“仁者爱人”,唤醒人的自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使人修身养性成为谦谦君子。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正因此,中华文明才维持其生命力于不坠。古人曰“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看来其言不虚。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流行歌曲《中国话》也唱着“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我们现在研读《论语》不是泥古不化、厚古薄今,而是与时俱进、立己达人。